几条意见
       1 误差的概念要细化为误差元与误差范围,才便于应用。
       2 理想的值,能让人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是有意义的。但是,要把理想的值变成实用的值,才可以实际应用。先生思考这个问题,起步是对的,但要继续做下去。
       要把真值用计量标准的标称值代换,这些关系才能在计量中应用。
       测量是求被测量的真值,经过测量后,要把真值代换为测得值与误差范围。
       在实用化中,要考虑贝塞尔公式的计算结果σ是实验标准偏差。因此要加一个层次。

              仪器示值——σ——平均值——σ/√N——期望值——系统误差——真值

       3 VIM3 已把测量结果细化为测得值加减表征量。不确定度理论的测量结果表达为测得值加减扩展不确定度;误差理论要把测量结果细分为测得值加减误差范围。

       4 粗大误差,是老提法。近几十年人们已认识到:误差是有规律的客观现象,而所谓“粗大误差”没有规律,因此它不是“误差”;现在,“粗大误差”已改名为“异常数据”。在对待异常数据的处理上,史锦顺提出主张:在统计测量(快变量测量)中,不能剔除异常数据。因为,这可能是被测量的特有现象,不可一舍了之;有异常数据,一定要找出原因。是手段的问题,应该改进;是对象的问题,要如实报告。除常量测量外,舍弃异常数据是错误操作。计量是统计测量,在计量工作中,不能舍弃异常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数据,要查明原因。如果是检定装置的问题,要改进;如果是测量仪器的问题,要判为“不合格”,因为异常数据表明该仪器有隐患。
       5 测量计量取一阶近似足够,有“微小误差可略原理”,因此求相对误差的分母用测得值即可,不必用真值(此处真值可用测得值代换,误差为二阶小量。)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热 线 0755-27784155

电 话180-2695-097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报价

邮件:19810048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联系微信
联系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