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ee14 于 2018-6-8 21:08 编辑

第一个疑问:

核查满意的判据是什么,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还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上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哪个差值与控制上下限比较?如下截图1(源于2017版《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务实》第402页):

IMG_1508.jpg (3.6 M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2018-6-8 21:07 上传

教材中(1)是说参考值的确定,(2)、(3)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对核查标准进行一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4)是说控制上下限的确定,然后只字没提核查满意的判据是什么。从核查曲线图来看应该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与控制上下限比较,如果这个差值超过控制限,那么这个测得值也应该在虚线以外,这样图和方法结合应该比较直观明了。

本来应该盖棺定论了,然后再看如下截图2(源于2017版《一级注册计量师大纲习题及案例详解》第256页):

IMG_E1509.jpg (3.07 M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2018-6-8 21:08 上传

教材5中(1)是说核查标准的确定,(2)是说核查点的确定,(3)是说每隔一段时间对核查点进行一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核查结果,(4)是说核查结果(此处核查结果是指差值)的确定,(5)是说这个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来确定校准状态(期间核查结果满意与否)。疑点在(4),两次核查结果的差值应该是指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核查结果和已知砝码量值的差值应该是指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这两种情况到底怎么选是疑问。我请教了一些同事,他们说两种确定差值的方法都行,但我觉得这个差值应该是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就拿选择1g砝码做核查标准对天平进行期间核查举例,假如在天平刚检定后,立即对天平进行第一次核查,测得值1.003g作为参考值赋予砝码,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核查,测得值1.005g,再隔一段时间进行第三次核查,测得值1.007g,如果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是0.003g,那么选择不同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就有不同的结果。如果用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那么第三次核查测得值1.007g减去参考值1.003g等于0.004g大于最大允许误差0.003g,核查结果不满意;如果用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那么第二次核查测得值减去第一次核查测得值、第三次核查测得值减去第二次核查测得值都等于0.002g小于最大允许误差0.003g,两次核查结果都满意。我个人更倾向于每次核查测得值减去参考值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来确定核查结果的满意与否,因为如果用相邻两次核查测得值的差值与最大允许误差比较,虽然可能每次这个差值都小于最大允许误差,但是如果这个差值一直向一个方向发展,最后核查的测得值可能已经远远偏离了参考值,这样的仪器是不满足测量要求的。

第二个疑问:

这两天查找计量论坛关于期间核查的帖子,发现期间核查有很多方法,比如传递比较法和比对法,一级注册计量师教材中对这两种方法的讲解是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检定和校准结果的验证中提到的。在查了帖子以后才知道这两种方法也适用于期间核查,那么我有疑问了,教材不是说期间核查是实验室自己用比较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在两次检定或校准之间对对仪器进行核查,以确定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持续有效吗?传递比较法需要找更高等级的计量标准,比对法要找尽量多的实验室,如果只是为了确定仪器的检定或校准状态持续有效,那还不如直接再检定、再校准都比上面这两种方法简单易行。我想问在实际工作中计量工作人员真的会使用这两种方法做期间核查吗,还是只是理论层面?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热 线 0755-27784155

电 话180-2695-097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报价

邮件:19810048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联系微信
联系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