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计量论坛 交流工作中的点滴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新闻专员 于 2016-5-31 13:49 编辑

认可日前夕孙大伟副局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

2016年6月9日是第九个“世界认可日”。今年我国“世界认可日”的主题是“认证认可,通行世界”。今年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将以贯彻质量强国战略、服务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组织主题活动的开展。

在世界认可日到来前夕,5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了认证认可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具,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三个着力点:一是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大力推广实施认证认可制度,促进供给质量提升。二是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第三方治理机制,推动结构性改革政策落地。三是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下为全文:

QQ截图20160531134604.png (335.9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2016-5-31 13:48 上传


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供给侧改革中的有效作用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监委主任  孙大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聚焦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针对有效供给不足、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需脱节和结构失衡等问题,运用多种管理创新工具,引导供需有效对接和结构升级,实现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认证认可作为国际公认的质量技术基础,在供需两端建立并传递信任,在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降低风险成本等方面有着独有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有可为。


认证认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工具

认证认可是由第三方对产品、服务、组织、人员等进行符合性评价并提供公示性证明的现代管理工具。从供给侧来说,认证认可能够帮助企业等组织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工具,改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需求侧来说,能够向消费者传递质量、能力、信用等方面的信息,指导消费选择,引导消费结构升级。通过认证认可从供需两端发力,既能使供需有效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错配、效率低下等问题;又能促进供需良性互动,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形成激励约束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具体而言,认证认可的作用体现在:

第一,认证认可是社会通用的现代质量管理手段,有效增强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我国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阶段,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存在大量低质或低效的产品、服务和工程,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反映出企业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能力整体上较弱。认证认可依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传递信任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参与质量共治,对于提高微观层面的产品、服务、工程质量乃至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都发挥着基础保障和引领提升作用。2014年开展的中国企业ISO9001认证有效性调查表明,我国获证企业的质量满意度高达98%。目前,全国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约40万家,但获证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量不到2%。

第二,认证认可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有效促进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市场效率。目前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与日俱增,但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供给体系和消费结构呈较为典型的二元化结构,一方面不乏优质高端的产品,另一方面充斥大量质量不高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由于缺少权威公信的评价工具和信任传递机制,消费者缺少辨识手段,不可避免出现供需错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通过认证认可的途径,一方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状况等真实信息,引导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向企业传递质量评价、消费偏好等市场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扩大有效供给。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热 线 0755-27784155

电 话180-2695-0976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线报价

邮件:198100485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联系微信
联系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