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深圳-总部 E-mail:szpxjcr@163.com WORK:08:00AM-06:00PM

计量立国 计量兴国 计量强国??大计量战略高端圆桌会在京开

  本刊记者苏红 摄影马靖 一篇好文章,引发多方思考!2018年《中国计量》杂志第二期独家首发了国家计量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同志长达二万一千八百多字的宏文??《关于大计量战略的思考??计量地位与作用初探》,此文一经刊发,立即在计量界及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在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指引下,刘兆彬同志对中国计量工作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全面、前瞻性的思考。他认为能担当大任的应用基础,只有计量。他进一步提出,无论从世界计量史的大变革看,还是从计量在国家发展壮大、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抓紧制定大计量战略计划,树立大计量思维,提升全民族计量能力,强化大计量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努力建设计量强国,极为重要、极为迫切。

  3月11日,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中国计量》杂志社和北京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所主办的“大计量战略高端圆桌会”在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国计量界大师、大咖云集,确实称得上是中国计量界顶尖人物的高端聚会。圆桌会由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许新建主持。

  刘兆彬首先介绍了自己撰文的初衷,之所以提出大计量战略这一新概念,旨在深入分析计量在新形势、新时期、新阶段的新地位、新作用、新发展。核心思想是在充分发挥计量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石、基本、保障、支撑、支柱作用的前提下,重新认识并确定计量在历史、当代和未来发展中的主导、核心、统领、引领、促进、规范、提升的重大作用。重新认识并确定计量的新地位、新价值、新使命。重新认识并制定计量发展的新战略计划,抓紧修订《计量法》,迎接计量发展的新高潮,让21世纪成为计量主导的世纪。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计量》杂志社顾问王以铭,《中国计量》杂志社编委会主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宋伟,全国政协委员、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大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钟真真,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司长谢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天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等在京的计量界知名学者、专家、官员等纷纷发言,对《关于大计量战略的思考??计量地位与作用初探》一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借此对计量工作提出了诸如尽快修订《计量法》、构建计量共识、建设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制定计量国策、加强计量科普特别是强化民生与计量的关系、加强计量宣传获得社会广泛共识、设立计量基金保障计量基础科研等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计量乃人类文明之母,文明始于计量。”经过各位计量界殿堂级人物的思辩,与会人员的一致感觉是经历了一场高水平的计量头脑风暴,对计量是什么及计量的目的和意义、内涵和外延有了深入的了解。

  出席圆桌会的还有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法规司相关负责人、《中国计量》杂志社各部门负责人,一直关心、支持计量事业发展的一些企业、组织也派员参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时报、新浪、腾讯、界面、凤凰网、中国质量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副主席 王以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前计量工作最重要的事,第一是《计量法》的修改。第二是关于计量管理格局要赶快研究方案,格局突破需要做一些研究。现在时机很好,《计量法》要修改,要进行机构改革,能够有一些突破。第三是建立计量发展基金。

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 刘兆彬